close

第一次寫blog要分開兩個blog寫一日的行程,或者這就是旅行團的威力吧,有旅遊巴,交通方面確實方便很多。不過我依然鍾意自由行,自己搭地鐵,巴士,可以睇到很多風土人情。


早上去了頤和園,中午便到故宮和天安門廣場參觀,這個廣場確實是很大,就算望見故宮,都還要行一大段路才可以過去



旅行中,其中一張最有趣的相片,小小的身軀,幫大人拍照!!很可愛呢



故宮,舊稱紫禁城,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,是明清兩個朝代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宮,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,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。明成祖朱棣永樂四年(1406年)開始營建,永樂十八年(1420年)落成。現為故宮博物院的所在地。紫禁城最初的建設投入工匠23萬人,民工士兵上百萬,前後延續了15年之久。


導遊初初說故宮有9999間房,實際據1973年專家現場測量故宮有大小院落90多座,房屋有980座,共計8704間。而此「間」並非現今房間之概念,此處「間」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間。


一進去,就不停要舉頭望,因為建築物實在是太高,首先出現在眼前的就是午門,大家應該聽得多吧,午門斬首



進到裏面,今次就要向前望,因為皇宮實在是非常之大,總面積有800萬呎,皇宮的氣派果然不同凡享,在一大片地上面,一座紅色為主的建築物,是對稱之美



參觀的人數實在很多,相片中總是有密密麻麻的人


太和殿:俗稱「金鑾殿」,「太和」二字是說宇宙間一切關係都得到協調的意思。建在有漢白玉圍欄的三層高大露台上,為「前三殿」之第一殿,殿高35米,面積2381平方米,是中國最大的一座木結構宮殿。面闊11間,進深5間,為中國古代殿宇最高等級的重檐廡殿頂。檐角有10個走獸,為中國古建築之特例太和殿是舉行新皇帝登基、頒佈重要詔書、「金殿傳臚」(公布新進士名單)、派大將出征以及每年元旦節、冬至節、皇帝生日等重大儀式的地方。



每一個地方都有精細的畫或者雕刻



這片地有著歷史的痕跡,很有古代的感覺



過了太和殿,到了中和殿,由於故宮歷史悠久,所以宮殿的本來面目就如相中所見,顏色已經褪了不少。故宮地方大,要逐一修葺都需要很長的時間,相信不久的將來,這裏就會像之前的太和殿一樣回復生氣



這些應該是排水設施罷,每一個龍頭裏面都有一個排水管



壁畫,不過已經圍住了,不能近距離觀賞



乾清門:清初「御門聽政」在此舉行。清康熙時,在此處聽政最多,至咸豐以後就不再實行了。乾清門西側有一排消防,東為是為值房,西為內務府值房,中間為軍機值房,俗稱「軍機處」。


過了乾清門就是內廷,後宮了


乾清宮:故宮「後三宮」之第一宮。連廊面闊9間,進深5間,重檐廡殿頂。明思宗崇禎於此宮內迫周皇后懸樑自盡,至清康熙時為康熙幼年時代寢室。內有「正大光明」匾,清朝雍正帝設「祕密立儲」制度後傳位詔書藏此匾後。清初,該宮也是皇帝的寢宮,而至清代第三個皇帝雍正移居養心殿後,皇帝就不再居住在這裡了。



坤寧宮:故宮「後三宮」之第三宮。清順治十二年(1655年),該宮仿照瀋陽故宮重建。面闊連廊9間,進深3間,重檐廡殿頂。紫禁城內最具滿族住宅風格宮殿。明及清朝雍正帝之前的皇后寢宮。雍正後,西暖閣為滿人的信仰——薩滿的祭祀地,東暖閣為帝後成婚的大婚喜房。


坤寧宮未經修葺,相當殘舊



御花園
該園建於明代,為皇宮的宮廷花園。面積約一萬餘平方米,布局緊湊,建築福利,小巧玲瓏,古色古香,極為幽雅。



繼續向前行,便離開了雄偉的故宮了,一個相當好的體驗,不過亦相當攰!!地方實在太大



晚上的餐廳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ddie666 的頭像
    Eddie666

    Eddie666的旅遊世界

    Eddie6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